我們都知道及時行樂,我們也常說把握當下,但最簡單做到的,把愛說出口執行率卻遲遲沒上升;也許是民情的關係,咱們總是愛在心裡口難開,於是漸漸的,年輕時勇於大喊:你是我的巧克力。年紀漸長,卻變成無聲勝有聲,我個人是覺得很可惜,但是有時表現的時機不對,又會讓人覺得起雞皮疙瘩,這分寸的拿捏還真是門學問呢!

  我的父母都是不善表達對子女關愛的人,他們都屬於那種默默為子女付出而不求回報的樸實父母,父親是那種不打不成器,因為愛你所以才會罵你、打你,但卻不會告訴你,為什麼要體罰你的原因;而母親則是扮演著敷傷痕的角色,總在我們被打得傷痕纍纍之後,她會慢慢的告訴你,為什麼父親會這麼生氣,記得小時候我總會哭著問母親,那他為什麼不用講的就好,每次都不問清楚就先打一頓,我最討厭他了。所以我對孩子的體罰,有一半來自父親的遺傳,我告訴我的孩子們,爸爸媽媽好言好話的跟你溝通(誰知道他們懂不懂什麼叫溝通),如果你態度不對,爸爸媽媽是會發火的,等大人發火的時候,就是你白目自找的。而憨奶和小寶兩人的表現,是天壤之別。

  也許小寶是老二的關係,超級會察言觀色,只要看我臉色不對,我口氣一兇,他絕不敢撒野;但憨奶就不同了,那個臭脾氣跟我小時候實在是有得比,他需要更多的耐心及愛心來溝通,而我也許是從小成長環境使然,當憨奶年紀愈大,他也愈少跟我抱抱或跟我親臉頰,甚至開口說:媽媽我愛你。我常在想,孩子們母親節我也不要求他們做什麼事來回報,簡單的一個擁抱及一個親吻,一句的我愛你,足矣。

  有時我也不禁會想,現在對孩子嚴格一點,以後他們就知道,我們是為他們好,這也許是我為親子關係惡化尋來的一個藉口,心裡卻不時有個聲音提醒自己,真的要這樣嗎?這和當年父親的不打不成器方式有什麼兩樣?只會把孩子愈打愈遠,然後浪費掉彼此的時間,等孩子自己為人父或為人母時,方知父母恩,有些人體會的早,有些人體會的晚,何必浪費這些關係冰凍期呢?所以我不禁的一直找尋,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親子關係不要北極化,提醒我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拿出孩子成長的照片,看一張張他們成長的照片,會把我拉回當年初為人母的喜悅與對孩子單純的期望。

  也許是痛失雙親後,這種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感受更盤旋心中,我無力去影響別人,畢竟我只是個市井小民;記得那天我告訴憨奶父親過世的消息,他對死亡還並未有深刻的體會,覺得外公和外婆是到天堂去了;然而他在日記上寫著,媽媽他已經沒有爸爸媽媽疼了,我覺得媽媽好可憐。我多麼希望把中國傳統的美德之一-孝道,教會他,雖然是自私了點,是為了我們日後有人孝順,但古人云:百善孝為先,不孝順的人,你說他會是個多好的人,我壓根兒不相信。

  希望這篇文章能時時提醒自己,不管是對公婆或老公或自己的孩子,都要及時說愛,說不出口,至少要表現讓他們感受到,否則說不出的愛,放在心中,永遠只能是遺憾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I馬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